在職博士招生信息網訊 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2298,較8月10日6.1162,大幅下調1136個基點,創1994年匯率改革以來最大降幅。受中國央行大幅下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影響,美元走強,黃金、白銀、澳元/美元大跌。
央行隨即就下調中間價發表聲明稱,即日起對人民幣中間價報價制度進行改革:
為增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7月份最新的數據,中國進出口同比下降8.8%,央行在解讀7月信貸數據時表示:“當前,我國已高度融入全球經濟,近期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對美元普遍有所貶值,而人民幣保持堅挺,這給我國出口帶來了一定壓力。
在職博士招生信息網首席記者王文認為,二季度國內經濟不容樂觀,增幅壓力巨大,出口疲軟加重,央行此舉將快速修復人民幣估值,有利于紡織服裝業、航運業等出口型企業,對于航空等板塊形成短期利空。
我們來看看貨幣專家們怎么看?
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張慶昌:人民幣貶值部分修正高估,還有空間
此次人民幣貶值為正常的修復前期高估部分,而非競爭性貶值,有助于緩解出口壓力。第一,去年歐元和日元貶值幅度高達20-30%。第二,隨著資金回流美國,近期新興經濟體貨幣也快速貶值。未來人民幣仍存3%貶值空間,資本外流壓力仍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劉煜輝:有利于后半年人民幣匯率穩定預期,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
如果接下來兩周的觀察是2014年1季度的翻版,可以打亂一下境內外人民幣在入SDR前硬扛的預期,倒是可能有利于后半年人民幣匯率穩定預期,緩解一下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個人感覺,不太可能把中間價做成趨勢線,戰術性手法的可能性要大些。也沒必要。政策層和理論界共識的最希望看到的宏觀條件是“匯率穩、利率降”。目前所謂守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緩解縮,實際上核心是堅守抵押品和質押品的信用鏈條。其他增長短期多一個點少一個點都不是棋的“急所”,不是個事。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人民幣主動貶值是避免中國經濟陷入危機的重要舉措
央行今天將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逾100點,為歷史最大降幅,離岸人民幣大跌。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2298,創2013年4月25日來新低。這似乎拉開了人民幣主動貶值的序幕,這是對的,在中國經濟危機的跡象日益明顯,進出口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人民幣主動貶值是避免中國經濟陷入危機的重要舉措。
來源:新浪財經、央行網站等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