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很多高校都有關于博士生的考試,而博士生考試究竟意味著什么呢?是考生的實際能力,還是什么。這是很多考生乃至導師都在思考的問題。對于考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些考生感覺考試是自己入學的門檻,當然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而有些考生則感覺考試無關緊要,對一個博士生來講影響不大。而到底考試有何意義呢?下面就請大家一起看看這個問題吧。
分析問題總要有個切入點或者誘因,讓我從放棄面試這個現象說起。
每次博士考試都有人參加完筆試后放棄面試,說明筆試結果不理想。這里可能有兩個原因,要么考題難,要么學生學得不好,其實二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
在如今博士生源質量每況愈下的現實中,各個招考單位都不愿意把考題出得太難,以免招不到足夠學生。既然如此,考生究竟應該以何種心態對待博士考試呢?答案就在放棄面試者的說法中,有些考生考前對專業課看得很少,更有甚者,考前連專業課指定參考書一眼都沒看過,如此狀態上考場,能考好的人是天才。但考生往往不會將責任歸于自身,“考題難”就代為受過。于是就引出下一個問題。
專業課考試究竟要起到什么作用?
理論上講,專業課考試自然是要檢查一個考生在經歷碩士階段后是否達到了一定知識水平。既然如此,專業課考試應該起到篩選作用,不應該“放水”。但導師們還有一個糾結之處,考生往往不認真對待專業課復習,如果考題有一定水準,按照現在考生的普遍情況,就意味著相當部分考生過不了,這樣,招到的學生就少了,因而也滿足不了導師的科研需求。真是個兩難的境地。
考生不認真對待專業課考試的主要原因是備考英語占用太多時間,因為英語是沒有通融余地的,而專業課還有通融的可能,那么就引出下一個問題。
英語究竟應該放在博士考試的什么位置?
目前,英語顯然已經被置于非常不合理的第一重要位置。語言本來是交流的工具,在科研中不是主要考慮的問題,但現在的博士考試已經舍本求末了。
常常聽考生說中科院的博士英語考題出奇地難,這是本不應該的。按照我國的英語教學方法,不管學多少年,都是一個樣——聽不懂,不會說,不會寫。
我們學單詞不放到語境里學,白學。學語法不放在段落里學,白學。學了詞匯和語法,卻不多加寫作練習,白學。我的經驗是,不管一個研究生四、六級考多少分,統統不會寫作。說起語法都知道,寫在一個句子里就都不對。我根本就不關心考生的英語水平,因為無論如何都要手把手地教他們寫作。所以,過分強調英語是極端錯誤的。
博士生考試意義何在,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也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社會是公平的,世界也是公平的,因此還請考博人員不要因為失敗而怨天尤人,你要做的就是要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次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