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作順序來看,在職博士論文的摘要應該在論文正文完成后再寫。但是,評閱教授必須先讀摘要,如果摘要能夠開門見山地清楚地告訴評閱者論文的創新之處和其價值,那么就會給評閱者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實際上,這也是對評審員工作的支持,使他能有效地把握論文的重點。我們看看在職博士畢業論文摘要需要怎么寫。
在職博士畢業論文摘要需要怎么寫
在職博士摘要是一篇論文的微型版本,供讀者粗略判斷其價值,必須簡短扼要。一般英文論文的摘要,不超過200個詞,中文論文也不用超過300個字,而且一般不分段落,一段話即完成摘要。在職博士論文摘要可分段,字數可多些,但800個中文字已足夠。
摘要是向讀者敘述本文的創新點和它的價值,一般采取陳述方式。包含三個組成部分:問題說明。指明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界定要清晰,并令讀者意識到此問題的價值所在。創新點。研究工作的貢獻,即與眾不同的新發現。創新點應占去摘要中人部分篇幅。論證途徑的說明。創新點論證過程不必敘述,但作者若在論證方法技術上有改進和創新之處則可以寫上。
幾百個字把這些內容描述清楚,勢必要用最精練、濃縮的語言。在在職博士摘要寫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些問題是:
首先,引導性和支持性的解釋應盡量少。所謂引導性、支持性的解釋內容包括研究歷史回顧、文獻綜述和概念名詞解釋等。其次,摘要不能寫成目錄式。目錄是告訴讀者本文的內容,便于總覽和查閱,而摘要是告訴讀者自己做出了什么貢獻。如果在職博士摘要中按章再簡介一遍內容,那就成為對目錄的解釋。再次,摘要應采用學術語言表達創新點及其背景,讓評閱人員和專業讀者判斷它的價值。無論在職博士摘要或正文中都不能出現“銷售論調”。如在職博士自己寫“本文有重人的理論和實用價值”等,這是學術論文很忌諱的事情。最后,在職研究生論文摘要中常易出現一個毛病,即在歸納論文的創新點時,只說“做了”或“研究了”什么,而不說“做出了”、“研究出了”什么,一字之差,相距甚遠。
在職博士論文摘要寫作規范化建議
一是盡快修仃學位論文編寫規則的國家標準、使學位論文編寫既充分適應學位論文作為特殊文獄的特殊性,又滿足學位論文資源建設的需要。
二是配合學位論文編寫的國家標準,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組織專家學者編樣出版《學位論文編寫細則》,并在全國學位授予單位中進行推廣;同時將學位論文編寫質童納入到學位評估中去、從而有效遇制研完生論文質量滑坡的局面。
三是借鑒國際經驗,開展學位論文編寫規范化、標準化教育。建議在我國各研完生培養單位開設論文寫作課程,并給予一定的學分。
四是由研究生院或其他主管鄧門指定專人時在職博士論文進行檢查和評估,合格以后方能進行答辯。
在職博士畢業論文摘要需要怎么寫?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都清楚了吧。更多關于博士報考條件的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