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參加大大小小的考試,而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我們只換來一紙證書。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青春不再,而生活壓力也逐漸的加大。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悟出一個道理,如果我們學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當中去,那么我們學這些知識的意義不大。為了做到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很多在職人員打算報考在職博士。報考在職博士可以讓在職人員獲得博士學位證書,同時也不會耽誤考生升職加薪的機會,但是很多人仍然感覺這種考博方式的含金量比較低。而究竟在職博士含金量怎樣呢?
首先申請人必須已獲得碩士學位,并在獲得碩士學位后工作五年以上。申請人應在教學、科研、專門技術領域做出突出成績,在申請學位的學科領域獨立發表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出版過高水平的專著,其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以上獎勵。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申請在職博士人員本身就已經較為成功,由于目前高校對博士的學術要求相對嚴格,據相關老師表示在職博士由于要兼顧工作,根本無心從事研究,導致了大量學生無法畢業,給學校的管理帶來負面影響;也因為幾乎同樣的原因,在職博士的“含金量”不高,加之管理松懈,成為很多官員和商人“鍍金”的手段,大大影響了學校的聲譽。
但是從上面一點也可以反映出,一旦在職博士成功畢業就意味著成為企業搶手的人才,在職博士為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身份,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種類型,屬于國民教育系列。
國內其實沒有在職博士一說,那是通俗的說法罷了,其實應該叫委培博士(與在職碩士有區別),至于年限比脫產的多1-2年(規定4或5年),畢業要求一般來說都要達到學?;蜓芯克淖畹鸵?,所以部分考生認為的在職博士的含金量低是不成立的。
在職博士在培養單位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考生也需要通過正規的考試獲得入學資格,而如果考生以同等學力申博方式申請博士學位,考生可以先入校學習,但是如果考生想要申請博士學位,考生也需要參加考試,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由此可見,在職人員要想成功申請到博士學位也是十分的不容易的,希望在職博士可以再接再厲,成功考博。